英山:美丽乡村从垃圾治理开始

2019-06-25 15:52   英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奥婵贺想 张有科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今年,我县转入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阶段的关键时刻,5月5日,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陈武斌在全县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现场推进会上提出,以对标推进“八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作为其中之一来推进。温泉镇以马堑村为试点,探索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模式,着力完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马堑村就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探访。

构建治理体系 狠抓落实强保障

马堑村全村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共八个小组,971人,285户。曾经,随处扔,就地埋,放火烧……听之任之、无人过问,“垃圾围村”是村里的真实写照,这几年,马堑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姜友清自豪地跟我们说:“这几年村里人都养成了好习惯,如今再乱丢乱扔的人脸上都没光。”

好的习惯源于好的制度。早在2010年,马堑村就将农村垃圾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大会宣传、小会强调,逐家逐户上门宣传垃圾治理的重要性,组织村民代表前往浠水、恩施等地学习参观。

最开始,村里配备两名人员负责卫生。村支书姜友清介绍,一名人员负责省道的清扫,一名人员村主干道的清扫,清扫后垃圾收集,由村集体付费,平均每200元一车运送到甘塘坳垃圾处理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增多,加之没有合理完善的制度,清扫负担重、清扫人员不负责任等弊端不断凸显。

结合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公益性岗位,村“两委”决定将两名清扫人员扩充到六人,扩大清扫范围到垸到组,家家户户配备垃圾桶、每个小组设置垃圾中转箱一个,村集体配备垃圾运转车一辆……

相应的,制定《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环境治理村规民约》《垃圾分类处理方式》《河道沟塘道路保洁长效机制》《垃圾收运长效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农户“门前三包”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考核细则》等二十多项有关制度。

村“两委”负责哪方面的事情,小组长要承担哪些工作,村民们自己需要做什么,什么岗位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制度划分细致,坚决落实到位。

“保洁员实行一年一聘,分半年、年终两次考核,70分以下不合格,80-90分良好,90-100分良好……”随意翻开《保洁员管理制度》,保洁员岗位职责、保洁范围、保洁要求,岗位待遇与考核一应俱全。

以前垃圾清扫每十天一次,如今是两至三天一次,村组街道必须干净整洁,垃圾中转箱满了随时运走,“如果发现有不干净的地方,一次口头警告,两次就直接下岗,”村财经主任姜育清介绍,因考核不合格,前年就直接下岗了两名保洁人员。

去年,村垃圾由镇开始进行统一转运处理,实现了随叫随到。至此,马堑村“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机制逐步完善。

与此同时,马堑村在全镇率先尝试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投资6万元新建可回收垃圾分类站和不可回收垃圾消化池,同时,积极树立村民分类处置垃圾的意识,为每户分发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两个垃圾桶,并组织在家妇女、保洁员进行垃圾分类应知应会培训,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公示栏,向全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卫生检查评比 直击痛点显成效

“按照‘三边三化’工作要求,现将第二季度全村各小组的卫生检查情况公布如下:一组道路比较干净整治,全小组整体一般,较好的住户有……二小组有某某家附近几栋住户家门口长年不干净,三小组整体比较差,重点的是某某家、某某家……”这是马堑村关于卫生评比结果下发一份公告,张贴在各小组。

公告中,没有含糊其辞,直言不讳的点出哪个小组哪家卫生搞得好,好在哪里,哪个小组哪家卫生卫生环境差,差在哪里,写的清清楚楚。

2016年,马堑村开始推行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将卫生检查评比列入村级常规工作,每个月组织八个小组长一起,塆塆落落、家家户户开展卫生评比,将评比结果张贴在各小组显眼位置,让人一目了然。

“这样点名道姓的才会有效果,直击痛点,才能让村民们知道哪里需要改正,”姜友清说:“其次,村里人也爱个面子,大家都看着,自己被点名了脸上也挂不住,下次就会主动改正。”

去年下半年,村“两委”将评比权限下放到各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党员代表在小组内开展卫生评比,将“最清洁、清洁、基本清洁、不清洁”四个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各家各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时定期通过看现场卫生、看设施配备进行抽查,不合格的结果进行重新界定。

“这样一来,不仅村民有压力,小组长也有压力,”一组小组长姜保国介绍,每个小组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小组在抽查时落后,除了开展评比以外,每天闲暇时他就在小组内转转,哪里卫生不好就要及时清扫,哪户院落不整洁都要上门说说,垃圾箱满了就要立刻打电话清运……

谁受益谁付费  多方参与成合力

垃圾治理需要全民参与,不能村“两委”班子一头热,2013年,马堑村“两委”意识到,要调动村民责任感,主动参与其中。当年,村“两委”利用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方式召开代表会,在全县率先提出探索“谁受益,谁付费”的农户缴费制度。

经会议商定,一户一个月收取2块垃圾清运费,沿路店面的每年根据店面大小产生垃圾多少来收取200—500元不等,由各组小组长收取。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

“收费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只为了培养村民的一种公众意识,改变村“两委”大包大揽的局面。”姜育清说,不管机制多完善,人的行为意识跟不上,前面扫后面扔,永远改变不了“垃圾围村”的局面。

因村“两委”重视,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村民认为垃圾治理是村里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乱扔垃圾的行为更变本加厉,家里的垃圾不入桶不入箱,随随便便扔在路边,“反正村里有请人负责打扫,”有些村民坦言。垃圾治理陷于“村里干、百姓看”的尴尬处境。

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谁也不愿住在垃圾如山的环境中,谁也不愿与蚊虫为伍。因此,垃圾治理是大家的共同心声。建立“谁受益,谁付费”的农户缴费制度,通过缴纳费用的形式,让村民们无形的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和责任感,大家都是其中一员,谁也不愿落后,不仅监督自己,更能监督他人。

村民的意识有了大改观。村一组78岁村民姜介山,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如今房前屋后,无一片废弃纸屑、破烂杂物,门口放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他说:“你制造了垃圾,有人帮你处理,付费是应当的,2块钱,改变了生活环境,这钱花得值得!”

如今,沿着省道201进入马堑村,在村主干道走一遭,家家户户门前收拾得干净整洁,主干道上清扫得干干净净,所到之处无一片纸屑和脏乱杂物。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119/202003/f21e177f0852eea72c3ef67d27a4326a.jpe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s1AtDYwi7WtK28Dg","timestamp":1752109009,"signature":"8f0697af0e8d062f1956dc06ec12203e9c8798ca","link":"http:\/\/m.ysxw.cn\/p\/100.html","desc":"5\u67085\u65e5\uff0c\u5e02\u653f\u534f\u526f\u4e3b\u5e2d\u3001\u53bf\u59d4\u4e66\u8bb0\u9648\u6b66\u658c\u5728\u5168\u53bf\u8131\u8d2b\u6210\u679c\u5de9\u56fa\u63d0\u5347\u73b0\u573a\u63a8\u8fdb\u4f1a\u4e0a\u63d0\u51fa\uff0c\u4ee5\u5bf9\u6807\u63a8\u8fdb\u201c\u516b\u5927\u5de5\u7a0b\u201d\u4e3a\u6293\u624b\uff0c\u8fdb\u4e00\u6b65\u5de9\u56fa\u63d0\u5347\u8131\u8d2b\u6210\u679c\uff0c\u5c06\u5b9e\u65bd\u519c\u6751\u4eba\u5c45\u73af\u5883\u6539\u5584\u5de5\u7a0b\u4f5c\u4e3a\u5176\u4e2d\u4e4b\u4e00\u6765\u63a8\u8fdb\u3002","title":"\u82f1\u5c71\uff1a\u7f8e\u4e3d\u4e61\u6751\u4ece\u5783\u573e\u6cbb\u7406\u5f00\u59cb","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