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脱穷根美丽乡村建设强

2020-08-11 16:55   黄冈日报-英山周刊   通讯员 徐俊 安自启

夏季茶园进入盛产期后,英山县陶家河乡胡家湾村先锋寨小组58岁的张炳忠,每天都要忙于茶叶采摘。忙完一天,要在傍晚骑着摩托车,将采摘的茶叶送到村部茶厂销售。7月28日傍晚,骑着摩托车,带着刚采摘的茶叶,穿行在大山中的林荫水泥路上,张炳忠感受着夏日傍晚凉风的惬意,心情格外愉悦,茶叶卖出去,100多元现金收入就可到手。

胡家湾村是陶家河乡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全村版图面积8.5平方公里,下辖8个小组,180户,604人。山林面积5800亩,村里主导产业为茶叶和中药材。

村民张炳忠在3年前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十分困苦。他和妻子二人,住在先锋寨林场的半山腰上,是全村最偏远的一户人家,去村部一趟,一个来回要1个多钟头。因妻子早年落下病根,下身瘫痪,全靠他一人在家种粮养家糊口。家中的住房是3间土坯房,一下大雨,就让他提心吊胆,他常常一人暗自流泪,自叹命苦。

在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后,张炳忠的命运和村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村里的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林如利介绍:“从2015年到今年,村里通过立项和精准扶贫补短板,每年都要修一段水泥路,全村共硬化通组通户水泥路15公里,现在是家家户户水泥公路全覆盖,路边还进行了绿化和亮化,栽植了大规格绿化苗木,并安装了100盏路灯。”

2018年上半年,按照精准扶贫补短板要求,最偏远的先锋寨小组,开始兴修通组、通户公路。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3.5米宽的水泥公路,而且直达家门口,张炳忠跨上摩托车就能轰起油门撒开跑。

在2014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张炳忠和村里其他74户、226人一样,被核定为精准扶贫对象户。在随后的几年,其他贫困户,有的搬到了易地扶贫集中居住点,有的享受危房改造项目,建起了新房子。但张炳忠只想在原地重建,因公路不通,建房原料不能拉进来,房子问题一直没解决。2018年上半年,公路修通后,张炳忠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村里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帮他建起了100平方砖木结构的漂亮新房。

村支书林如利说:“村民要脱贫,根本出路在发展产业。”按照一年建一片基地的发展思路,采取“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使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得益,从务工中增收,在合作社获利中分红。2016年至今,全村共兴建绿化苗木、观赏花卉、中药材、茶叶、油茶等产业扶贫基地390亩。每年向贫困户支付流转费、务工工资、合作社分红等资金20多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

张炳忠也是产业扶贫的受益者之一。他在扶贫工作队和村里的扶持下,发展了1.5亩高山生态茶园,还种植了中药材茯苓,空余时间到合作社基地务工,去年家庭年收入超过3万元,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

而他居住的胡家湾村,更是山清水秀,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村民富裕。曾获得过全省绿色示范乡村称号的胡家湾村,在2018年整体脱贫后,乘势而上,依托牛背脊骨山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业,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

(通讯员:徐俊 安自启  编辑:方澈)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19/202008/fa64901de4a47028911759cffa226837.pn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j2Id67B75J58DE0l","timestamp":1747522778,"signature":"f25c359bb6d446adb25fb5d6c12a86a60eff5a32","link":"http:\/\/m.ysxw.cn\/p\/23594.html","desc":"\u57282014\u5e74\u7cbe\u51c6\u6276\u8d2b\u5efa\u6863\u7acb\u5361\u65f6\uff0c\u5f20\u70b3\u5fe0\u548c\u6751\u91cc\u5176\u4ed674\u6237\u3001226\u4eba\u4e00\u6837\uff0c\u88ab\u6838\u5b9a\u4e3a\u7cbe\u51c6\u6276\u8d2b\u5bf9\u8c61\u6237","title":"\u7cbe\u51c6\u6276\u8d2b\u8131\u7a77\u6839\u7f8e\u4e3d\u4e61\u6751\u5efa\u8bbe\u5f3a","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