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用特色种养产业构筑乡村振兴“内核动力”

2020-11-30 10:03  

11月29日午后,英山县石头咀镇凉亭村农民柯金平,赶着羊群在自家附近的山坡上牧草。他告诉笔者,自己的养殖规模达到了120多只,农历年底能够出栏100只,产值将超过10万元。

已经60多岁的柯金平,8年前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村里的众惠银杏合作社后,利用空闲的房屋作羊舍,开始发展山羊养殖。由于他采用的散放养殖,羊长得快肉质好,在市场上很走俏。其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多只,扩展到现在,收入也随之增加。

柯金平养殖山羊,做出特色做成产业,因此被誉为“赶着羊群”奔赴乡村振兴的人。在英山县,像这样通过发展极具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后,再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事例,比比皆是。

英山县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凭借这一优势,已将原汁原味原生态打造成推进农村发展的实起点。出台政策举措,鼓励农业产业大户、乡土能人和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和壮大,提升引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形成一个个“航母式”的产业团队,增强产业在市场上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潜在力。

该县雷家店镇新华村农民吴远强,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产业由1000只发展到5000多只,自己年收入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10户贫困户跟着养殖生态土鸡,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该县石头咀镇新店村乡土能人郑军,投资600多万元,创办鄂皖驿站,发展民宿产业,引领周边3个村600多农户,种植乡土蔬菜,吸引20多名贫困劳力就业实现增收。

如今,英山县已经形成茶叶、药材、食用菌、板栗、蔬菜、山羊、土鸡、土猪、肉牛等地域特色明显、传统底蕴深厚的产业。其强大的产出产值,有力挑起全县脱贫攻坚的大梁后,又被新的鼓励措施、新的经营策略,提振了力量,而构筑成为乡村振兴的“内核动力”。

(通讯员:余志敏 刘杨 王汉高  编辑:蓝洋 )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19/202011/f3678b49a1ac5cb2613b93c2c117f13c.jp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Noc4zjdo9jKOyzEf","timestamp":1751801577,"signature":"cd4a7938657167beb4e8b5190aaf03b8f3b6ddb5","link":"http:\/\/m.ysxw.cn\/p\/33325.html","desc":"\u5728\u82f1\u5c71\u53bf\uff0c\u50cf\u8fd9\u6837\u901a\u8fc7\u53d1\u5c55\u6781\u5177\u7279\u8272\u7684\u79cd\u690d\u3001\u517b\u6b96\u4ea7\u4e1a\uff0c\u6210\u529f\u5b9e\u73b0\u8131\u8d2b\u81f4\u5bcc\u540e\uff0c\u518d\u8e0f\u4e0a\u4e61\u6751\u632f\u5174\u65b0\u5f81\u7a0b\u7684\u4e8b\u4f8b\uff0c\u6bd4\u6bd4\u7686\u662f","title":"\u82f1\u5c71\u53bf\u7528\u7279\u8272\u79cd\u517b\u4ea7\u4e1a\u6784\u7b51\u4e61\u6751\u632f\u5174\u201c\u5185\u6838\u52a8\u529b\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