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英山(九)】百业俱兴 经济建设掀高潮

04-19 16:27  

第六章  百业俱兴  经济建设掀高潮

这一时期,英山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多种经济并举,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伞厂工人方振之创造制伞工具铸机和槽鼓机,功效提高四倍,米厂工人喻德安仿制苏联浅水船和试制金刚砂盘成功,获全国劳模称号,县农具厂工人唐仕荣创制五七水旱两用步犁,名列全区第一,全省第二,刊入全国农具图谱,获国务院奖励。

第一节  抗灾治水 英山首试新农技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抗洪救灾 1949-1955年,英山县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县政府采取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赈济,共发救济粮289248斤,口粮救济款208330元,解决78335户344400人次的生活困难,发放棉衣1258件,棉被558床,同时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实行定期救济。

1949年春旱,县政府免征夏粮140万斤;1950年,收成不足三成,不问任何阶级农业税实行全免,三成以上不足四成,贫农全免,中农免70%。

1951年7月12日起,连降大雨六天六夜,山洪暴发,全县七个区受灾,溃堤248段,沙压农田191亩,水淹近2万亩,倒屋164间,伤6人,损失公粮8.5万斤,县政府发放抗灾贷款10.9万元(含稻谷40.4万斤折款)。

1953年6月,连续4天大雨,致40个乡受灾,冲压田地1.7万亩,毁坏房屋1000余间,损失粮食734.9万斤,32000余人生活困难。县政府成立防洪指挥部,组织百余人专班,在南城门下侧,砌成一条长113米、宽3米的大石摆;对上河摆至西门1030米的城墙加高1.2米,砌堵城墙缺口用石料3680方。洪灾之后,继发旱灾,英山县第一次在莲花尖用机械抽水抗旱。

1954年,先后降暴雨15次,全县受灾严重,受灾农户8185户,其中重灾5138户,25222人;粮食减产四成以上及无收水田达2.4万亩,旱地2.47万亩。县政府下发救济款29050元,社会救济款52260元,贷款29500元;县人行发放救灾贷款11万元,水利贷款4.2万元。

1955年,全县遭受洪灾2757户,冲压田地9000余亩,涝秧10500余亩,倒房1842间,县政府下发救济款、贷款各3万元。

治理水患 1950年,县人民政府将农田水利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发动群众修筑塘堰,自此年年冬季全县兴修水利。

1951年冬,修复塘5790口,堰801道,新开塘192口,新作堰949道。

1952年,发放贷款以及代粮折款38.7万元,支持兴修小型水利、添置农具和购买饼肥。

1954年发生百年未遇洪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生产自救,修复引水渠601道,修整旧塘6700口,堰2700余道,河堤1504段。

1955年8月修建英山第一座水库——陶家坊水库。

1956年,英山县成立水利局管理全县水利建设。当年,县人行发放合作基金贷款28万元,帮助19307户贫下中农缴纳了股份基金,同时提供少量国营农业贷款、农贷豁免、商业贷款、工业贷款、基本建设等贷款帮助恢复洪灾。

兴垦灭荒  1950年,英山县实行奖励生产政策:“垦殖生荒五年,熟荒三年,不计农业税负担;对耕种改良土壤,增加农业收入,不增负担。”2月2日和4月2日,两次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号召组织“生产自救,团结渡荒”,实行“互助互借,借贷自由”,随后开荒5799亩,县政府减租退押折米3754担。1953至1956年,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全县开展以积肥、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1956年2月,大畈河移河造田,打通油铺坳,缩短河道3.5公里,旧河床改为耕田。当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1.52万亩,粮食总产1.52亿斤。

推广新技术 1952年,县农科所开展杂交育种,培育出20个新品种,向社会提供25万斤良种,其中英选二号、英晚三号等中晚稻品种在全地区评比中获第二位。

1953年,全县耕地面积3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7.53万亩,复种指数148.6%。1954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胜利籼”“一口鲁”,播种3860亩,1955年发展到19.31万亩。农田耕作由一熟变二熟,逐步发展三熟。1955年播种优质小麦3.4万亩。

1956年组建国营渔种场、开展稻田养鱼试验,长冲和瓦寺前星火农业社安排专人养鱼,英山县始有渔民。成鱼产量由1949年的5.5万斤发展到27万斤。9月,引进发展水浮莲作牲猪饲料。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