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荣获“人民满意单位”称号

09-06 10:28  

9月3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人民满意单位”集中测评大会上,县农业农村局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人民满意单位”。

五年来,在县“四大家”的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局紧扣全县中心工作,立足英山实际,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创新举措,优质服务,有力推进了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局先后多次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产业化先进集体、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成绩突出单位、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全县“三创”考核优胜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综治平安先进单位,今年8月被县人大评为优化营商环境评议满意单位,先后有106人被国家、省、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是突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迈出新步伐。努力抗御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和疫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24.87万亩,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7.5万亩,年产量11.8万吨,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产丰收;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17.4万吨;生猪年出栏16.2万头、家禽出笼151.2万只;淡水养殖面积2.64万亩,水产品年产量0.61万吨。倾力特色产业发展,全县高效茶园面积稳定在26万亩,茶叶规模位居湖北第一,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药材面积24万亩,年产药材7万吨(鲜品),是大别山道地药材主产区、全省中药材“一县一品”示范县,茶叶、中药材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取得新成就。每年引进遴选的30余项主导品种、20余项主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良种应用率达98%以上,北斗农机终端、无人机植保监测等农机装备体系逐渐完善,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入户率达90%以上。年培育农业市场主体近500个,年培训农民1.1万人次。能人回乡创业引进项目324个,协议投资149.4亿元,完成投资73.4亿元;一村多名大学生培育92人,为英山农业农村发展培植了一批乡土人才。

三是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创建新样板。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整治村103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9个、生态村54个,市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132个,“东河百里秀、西河十八湾、南河水乡带”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实现清洁化,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治理普及率达85%,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55%以上。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大为改观。

四是发展休闲农业,农旅融合开创新局面。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完善4个4A级景区,创建4个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年营业额25亿元,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英山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采茶芬芳地”“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五是强化文明执法,优化环境彰显新作为。加强法规宣传,涉农法规宣传覆盖率达98%;优化营商环境,农业行政许可实现“一网通办”;推行综合执法,年办理违法案件110余起,接案率、办结率实现100%;严格质量监管,农业投入品合格率达96%以上,“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1个,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强化动物防疫,上市交易的动物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达100%,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农机安全率达98.5%以上;渔业禁捕全面展开,非法捕捞明显减少,农业综合执法取得显著成效。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绿色防控全面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43%以上,英山被授予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秸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92.5%。减肥减药行动全面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运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明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七是培植发展动能,项目建设收获新成果。加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示范应用、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农业项目,年争取各项惠农政策及项目资金1.3亿元以上,一批农业项目落户英山,为我县农业发展培植经济增长点,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八是做实富民工程,脱贫攻坚夺取新胜利。落实扶贫政策,发放产业基地奖补资金2184.13万元,审核和组织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和小额贷款3.9亿元,落实奖补贴息资金4057.65万元。创新扶贫模式,推行“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体化和“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并多次在省市交流经验,“神峰模式”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佳典型案例,神峰山庄被认定为全国旅游扶贫“能人带户”示范项目地、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闻彬军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做实产业扶贫,突出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遴选78名产业发展指导员长期服务贫困户产业发展,推动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的3.06万贫困户、9.52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做优驻村帮扶,联系帮扶15个贫困村,涉及4个乡镇,选派下沉驻村帮扶队员35人、帮扶干部110余人,先后投入扶持资金350万元,帮助村和贫困户新发展产业2250亩,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通讯员:王文彬  编辑:兰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