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和关节疼痛好多了!谢谢福利院和卫生院的大夫们。”6月20日,英山县石头咀镇农村福利院内,75岁的老人王爹爹正在接受针灸、艾灸治疗。从以前的养老,到现在的“医养合体”,镇上的老年人在福利院实现了一站式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石头咀镇“医养融合型”区域性农村福利院医养服务试点,是该县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具有英山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缩影。
“医养融合”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
“日常照料入住对象不是最难的,最担心的是老人生病了,去医院要挂号、交费、检查,有时候还没有床位,我们福利院的老人年龄较大,很多人是受不了在医院长时间排队等候的。现在院里引进了卫生院,医养融合,既解决了老人养老问题,也解决了老人就医问题。”英山县石头咀镇农村福利院院长张海燕说,区域性农村福利院医养服务试点建设成功,多年来特困供养对象住院护理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据了解,石头咀镇农村福利院2021年8月份完成改造升级后,设立床位120张,其中护理床位62张、失能护理床位20张,现入住院民40人,目前院内床位有赢余。为更好地利用和促进福利院现有的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有机结合,该县民政局探索依托石头咀镇农村福利院现有空余床位,对接县卫生健康局、县医保局和石头咀镇卫生院,实施“医养融合型”区域性农村福利院医养服务试点,初设床位24张,实现医疗机构治病、养老机构提供护理、医保报销治疗费用的高效结合。
目前,该院每月平均收治对象约30余人,实现医疗机构治病、养老机构提供护理、医保报销治疗费用的“一站式”和医生、护士、护理人员无缝对接服务的医养服务模式,满足了西河沿线的红山镇、孔家坊乡、金家铺镇及周边沿线集中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及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医疗康养服务需求。
“区别于以前实施的福利院与医疗机构对接签约服务,此次石镇农村福利院实行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试点是典型的“院中办医”,形成双方优势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从两院联姻到医养合体。”英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梅香说。
“三院合一”辟出养老服务新路径
“我们在院里吃的好,平时还有健身、观影等文娱活动,我们老人都想把身体养好,多享几年福。”在英山县孔家坊乡农村福利院,老人张婆婆笑眯眯地说。
孔家坊乡农村福利院是英山县“三院合一”的福利中心,院内放心食堂干净整洁,医务室、护理站等硬件设施健全。院长邹倩28年来给老人洗澡,为他们端屎端尿、理发洗澡、喂水喂饭、寻医问药,做孤残老人的好女儿,是全省民政厅表彰的先进典型。
“十三五”期间,英山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意见》《英山县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推动该县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快速提升,先后累计投资2亿多建有“三院合一”福利中心和特困人员失能护理中心各1所,分批完成农村福利院整体迁建5所、改造扩建工程6所。英山已初步形成了以县福利中心和全失能特困对象护理中心为龙头、辐射乡镇农村福利院、链接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养老机构网络。养老机构“两器两装置”、冬暖工程全覆盖达标完成;消防设备设施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维保;放心食堂全覆盖创建;医务室、护理站、临终关怀等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该县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乡镇敬老院,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以上,注重在硬件上的改善和软件上转型提升,并制订了一系列培训、服务、安全等制度,落实了相关工作人员和经费,使公办福利机构具备养老服务对外延伸功能,成为一个区域内的养老服务标兵,并辐射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涌现了一批像孔家坊乡农村福利院、金铺农村福利院等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公办福利机构和一批以邹倩为代表的先进福利院院长。
“文旅康养”构建养老服务新样板
“我们几百名老人一起采茶,体验农耕。早上学太极拳,晚上泡脚,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6月16日,英山县神峰山庄森林海康养基地。70岁的武汉游客王丽霞高兴地说,这里吃的是绿色食品,呼吸的是好空气,民风朴实,觉得是回到了自己家,而且这样的疗养生活每天只要一百多块钱,经济上也能承担。
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森林赋予了英山这座小城无比清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文旅康养”融合等养老服务新业态在这里正蓬勃兴起。
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工10亿元以上文旅康养项目2个,准备开工文旅康养项目18个,其中过10亿元重大项目7个。重点推进大别山花间谷、九龙岛、桃花冲、林冲、沐南山、四季花海旅居新镇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仙人台、篓子石、英山源等重大康旅融合项目洽谈,全力打造华中康养核心区。
“文旅康养”融合等养老服务新业态,每年吸引武汉城市圈及周边省市老人来英山康养近20万人次,形成了深度康养服务为核心,休闲旅游为载体的英山养老新样板。来英山养眼养身养心,该县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融入康养产业,全力打造出新的靓丽城市名片,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
(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