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奋发有为、比学赶超的发展气场,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辟专栏【弘扬长征精神 建功新时代】,发布各乡镇、开发区、县直相关单位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署名文章。
金家铺镇党委书记 邬鹏程
赓续伟大长征精神 描绘金铺秀美蓝图
金家铺镇是一片红色热土,是与红安七里坪、河南新集、安徽金寨齐名的大别山四大红色根据地之一。1930年3月2日,在这里爆发的“三二暴动”,是一次堪与黄麻起义齐名的武装斗争;1932年10月,红二十七军在金家铺组建,后并入红二十五军,成为红二十五军重要组成部分,红二十五军从英山县陶家河出发北上长征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
伟大的红军精神深深的烙印在金铺大地,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弘扬。我们要不忘来时路,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动力源;要走好脚下路,从长征精神中坚定砥砺奋进的主旋律;要坚定未来路,从长征精神中找准砥砺奋进的坐标系。用实干兴镇,用奋斗作答,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
抓招商,扩总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牢固树立“工业为王”、“开工为要”理念,在全镇上下形成大抓招商、大干项目、大争投资的热潮。突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谋划项目、推进项目,抓好志顺茶海、擦亮小城镇、乡村振兴示范片等项目的提速和见效。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借助英山打造全域旅游3.0版本的契机,推动志顺茶业创4A景区,加快山水田园综合体建设,努力盘活丽景风景区。突出招财引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基础性、规模性绿色产业链项目。突出项目跟进,建立重大项目包保服务制度,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对项目进行清单分解,打造保姆式、一对一式、定制式服务。
抓振兴,巩成果,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坚持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一摘四不摘”的总体要求,继续开展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切实促进帮扶政策精准落实,继续加强产业项目管理监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继续巩固拓展“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继续完善双龙示范片建设,把双龙示范片区建设成为全县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带,以乡村振兴示范片为牵引,以现有的产业发展为基础,建设龙河至龙珠虎杖药材产业示范带,建设黄林冲至扁石畈菜篮子工程产业示范带,建设龙潭河、乐冲、八里山、东冲坳等村的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带,建设江冲、马垱、三水田、土地岗、芦花尖等村高山木本药材茶业示范带。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强化中心村、中心垸规划引领,健全农村公用设施高效利用和长效管护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抓好垃圾治理、厕所革命。
抓集镇,促提升,强化镇区辐射带动。紧扣省级“擦亮小城镇”示范乡镇标准,瞄准“四镇”建设定位,进一步完善镇区功能。继续巩固完善“两桥两路”框架格局,加快新桥建设,畅通河东河西大循环,谋划镇区一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把一河两岸打造成金铺群众休闲娱乐的打卡地,西河景观的核心地。加快推进“擦亮小城镇”项目建设,在去年年底完成地下管网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弱电入地、供排水管网改造、路面绿化、道路亮化,加快推进停车场、口袋公园、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功能更齐全的宜居小城镇。探索管长远、管长效的集镇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集镇治理水平和能力。
抓民生,强保障,聚力改善提升民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启动河西大堤象鼻咀段综合整治工程,完善河西四好农村路配套设施建设,打通江冲至马垱、茶园至三水田断头路,拉通龙潭河至乐家冲至团练冲等环线。不断完善社会民生,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做好五保、低保、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志愿服务队建设,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推动红二十七军纪念园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金光悌廉政文化纪念园建设,努力争创全省诗词之乡。
抓平安,重治理,守护社会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落实返乡人员排查,精准落实管控措施,加强社会面管控,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加快镇村级综治中心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综治法治建设,完善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和村级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行“三合一”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妥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