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教育局深入开展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从源头制度的建立、服务理念的深化,到以督查促规范、以透明保质量,坚持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良心食堂”“优质食堂”。
近日,记者在县第二幼儿园看到,明亮干净的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在精心的为小朋友们准备丰盛的午餐,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据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个学期预收取学生1200元的生活费用,生活费用平均到每一天是12.5元。学校每天给学生提供“2餐2点”。为了用好这12.5元,学校将学生食谱提前公示,食堂采购食材的品种、数量一目了然,笔笔入账。后勤开支日清月结,让食堂每天用了多少钱变得清晰透明。
英山县第二幼儿园勤管处主任喻升介绍,“她们食堂占地有300多平方(米),配备有清消间、面点间,监控网络可以全天360度对厨房的生产加工进行监管。”
在县一中食堂记者了解到,该校推出丰富多样的菜品供学生选择,同时根据不同气侯推出应季食品。学校还发动学生参与到食堂监管中,防止克扣现象的发生。
英山一中副校长方爱武表示,“我们对食品采取集中配送,分类保管,确保食品安全,同时遵行吃好才能养好,养好才能学好的宗旨,不断丰富菜品花样,提高食品营养和质量。”
在加强各学校食堂监管的同时,县教育局还严把“入口关”,确保原材料安全。2021年,通过公开招标,在原来米、面、油等大宗食材统一配送的基础上,又将蔬菜、肉类以及调料等食堂所需物资实施了全县统一配送,切断了所有外来零星供应商的往来渠道。在学校后厨,小到一瓶食醋、一包盐,大到一袋面粉,从哪里采购、谁采购,全部实现追踪溯源。为保障师生利益,从食堂责任、操作规范、食品安全与卫生、营养与健康等方面,县教育局共建立了32项管理制度来完善和规范学校后勤工作。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蔡干表示,“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是学校食堂的目标。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学校都要成立膳食委员会,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良心食堂”。”
( 融媒体记者 :段炜 余遥 通讯员:钱瑶 编辑:郑旭 审核:黄炎 终审:罗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