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随时随地参与村级共谋共建共管,金家铺镇龙珠村搭建了“‘码’上说心愿,我们一起办”的“微心愿”平台,坚持心愿“码”上说,干群一起办,进一步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
最近,龙珠村村两委在微心愿平台上收到了不少村民的心愿,其中,希望“街道打扮得再漂亮点”的心愿呼声最高,村两委立即根据村民们的需求采购花苗160余株,分发到街道各家各户。
金家铺镇龙珠村八组村民郑明德说,“我们家家户户都去买花盆,我家的花现在屋前屋后都种满了,花盆都买多了,有多的就提供给别人。”
说起种花装扮庭院这个事,以前村里也曾尝试过,但大家对此并不“感冒”,有的要么嫌麻烦难打理,要么花苗不是自己喜欢的品种,一来二去,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今年,村里推出了扫码微心愿留言平台后,大家主动扫码留言说出微心愿,村两委也毫不含糊到湾组给予回应商讨意愿定好品种,不仅迅速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左邻右舍还相互较着劲地比起谁家的花栽得好、打理得好。
金家铺镇龙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汪亮说,“扫码微心愿留言是村民们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自己都愿意参加这件事,积极性提高了,后续我们会根据群众提的意见去办。”
留言的微心愿不仅体现在环境上,在村头另一侧的七组内,近一公里的通组道路因为过于狭窄一直影响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但涉及修路需要拆迁的附属设施较多,那些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个人财产无法转移,意见不一,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下来,在平台上线后,大家纷纷扫码留言要尽快修路,没成想村里把大家的心愿在微信群转发后,群里自觉形成了讨论的氛围,大家都表示要主动配合、互相帮忙,争取早日把道路修建完成。
金家铺镇龙珠村七组村民汪金娥说,“村里执行得这么快,到这里来就号召把挡路的猪圈、角屋都拆了,我们都愿意主动参与支援建设。”
金家铺镇龙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汪亮说,“二维码发到群里之后,很多沿线的群众主动联系村两委发表建议,有些常年不在家的村民也会请村民帮忙拆除猪圈、角屋,转移个人物资,所以涉及这条路的路面附属物我们在两三天之内就全部拆除了。”
“码”上说、马上办。今年10月,为更加精准服务群众,龙珠村上线微心愿“码上办”平台,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张贴或者转发的二维码,选择居住村组,输入微心愿点击提交即可,既方便了在外务工群众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也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微心愿反映的问题,通过群众“点单”,“码上办”真正实现了马上办、共同办。
金家铺镇龙珠村七组村民金胜前说,“我们在手机上说的,村里马上就到组里来开会,往日不便于当面说的话,现在手机一扫就能输入意见建议。”
金家铺镇龙珠村八组村民郑茂林说,“村里办的这个事,既方便了群众,又和睦了邻里关系,在外务工的村民能及时了解情况,能够及时参与到村里的建设中。”
群众扫码填写“微心愿”后,村两委在后台就能够及时关注并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再拿到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集体研究,对不合理的或短期内做不到的,及时向村民作出解释;对合理的意见建议,纳入任务清单并公示情况,按照任务清单类型给思想道德协会、红白理事会、妇女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和塆组“派单”,动员鼓励群众志愿“接单”,认领心愿,让重点任务一目了然、重点工作有迹可循。
金家铺镇龙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汪亮表示,“自平台上线以来,填写二维码问卷人员涉及全村8个小组的村民和50余名在外务工群众,共收集意见建议150条,经过梳理合并后形成任务清单的有50余条,第一时间向村内各组织和塆组进行了派单。通过“派单”管理,使我们所有任务都能够及时解决,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接单的志愿者一旦接单即登记入账、全程负责、一帮到底,通过满意度测评、电话回访等方式,让群众来“评单”,对群众满意的微心愿给予“接单”组织和塆组荣誉表扬和共同缔造爱心超市物品兑换积分,通过一系列措施精准高效改变工作方式,探寻微心愿平台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切实为共同缔造加“码”,为幸福生活加油。
金家铺镇龙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汪亮说,“截至目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已帮助群众实现了“微心愿”30余个,正在积极办理的“微心愿”20余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微心愿平台,继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随时随地参与村级共谋共建共管。”
(融媒体记者:徐伟 段炜 编辑:张浩 审核:段冕 终审:汪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