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下午,雨后肆意的溜达,出了门不自觉的走上了西河之路。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走在西河路上就会心静下来。西河之路有一半的路程是在西河河堤上,从孔家坊乡到张咀水库大坝上大约30公里,笔直的公路两旁苍翠的法国梧桐、白杨树列着队,好像在欢迎着路上经过每一个人,也像在说:“你看看我和西河有变化了吗?”
从金家铺镇龙河村路上往上走,一直到石头咀镇营坊村都是笔直的河堤。我儿时起就在西河边上长大,也见证了西河一路以来的变化,边走边陷入了沉思与回忆。如今西河之路伴着西河成了每一个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归家之路:春天肆意的翠绿、河里清清的流水、泊油路上笔直的路中线、穿梭的车流;夏天一路上快遮盖住整条路的绿叶葱茏浇灭了盛夏的骄阳、扑鼻的槐花香、河堤坝上连绵的翠竹、以及河里轻轻的流水声;秋天慢慢渐黄的梧桐树叶、白杨树叶、路边稻田里金黄的稻谷、秋风里夕阳从树丛间折射的温柔、西河两岸稻田里牛羊跳,人欢笑;冬日里薄雾下顺着西河晨跑的姑娘、排着队的树枝挂着冰棱俯视着堤岸翠竹身上的薄雪。四季里每一处都是满眼的风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拍摄者、文人骚客早起晚归的身影,用照片和最美好的文字留下了西河的醉美。
儿时的记忆却没有这么美好,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西河河堤总会在夏天洪水里毁损,洪水冲垮了西河两岸的堤坝,淹没了河东河西大片的稻田,家里大人就要去参加会战,重筑河堤,清理被毁的稻田。那时候少不更事的我倒是喜欢淌着河水,踩着细细的河沙一走就是十多里路给大人送饭,更喜欢千人大会战的热闹。远远不知道洪水给家乡带来的危害,更不知道河堤的重要性,心里还老是埋怨护堤员不准我们在河堤上砍点灌木柴火回家烧,现在想来治理河堤,保护家乡河在八十年代早期就一步一步的在进行了。
图片摄影:王 江
如今,我也步入中年,西河河堤两岸的梧桐和白杨树也从当年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堤坝上的翠竹绵延几十公里不间断,有上游的张咀水库,再干旱的天气总会有清澈的河水一路欢歌,沿途滋润万物继而奔向白莲河。多少西河沿线的儿女以西河为荣,感叹自己家乡富裕祥和的改变与西河息息相关,笑称西河和东河就是英山县的两大主动脉血管,承载着东西二河两岸的灌溉,养育着英山人民,强劲有力充满勃勃生机。
一路边走边看,忘了时间,路过娘家就回家听妈妈讲西河以往参加大会战的趣事。隔壁侄孙过来了,就和他聊了聊,问他,知道门前这条河叫什么河吗?小侄孙回答说:“西河啊,我还知道西河有县长当河长咧,还知道你在河长办工作,龙珠村也有河长,爷爷告诉我的。”听完我开心的笑了,是啊,自从有了河长以来,水生态治理、水环境保护进一步的走向成熟,孩童都有了保护水环境,不乱扔垃圾的意识,真是欣慰。
信步往回走,不知不觉晃荡了几个小时,雨后的西河薄雾袅袅,站在金铺大桥上放眼望去,河水在长长的堤岸绿带中间流淌,河两岸山色空濛,笔直的河东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生机盎然,一派祥和。有了这样的西河之美,醉了西河儿女,但也提醒着西河儿女这美丽祥和的景象来之不易,还要靠大家去呵护、去巩固。
图片摄影:张新安
来听西河十八湾电影主题曲吧:西河十八湾,青山绿水笑春风,苔痕锁石桥,村远炊烟飘;西河十八湾,弯过你嘴角,斜阳细细瞄,山笛追飞鸟,水暖鱼儿跳。我沿西河走,你在河滩笑,清波映竹影,微风听松涛,山歌唱不尽,西河人儿俏……
醉美西河,你承载着家乡儿女的期望,愿你成为最美家乡河,见证家乡早日成为最美丽、最富饶的乡村。
(编辑 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