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市素有
“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美誉。
近年来,京山农场、山中小猪等一批乡村文旅项目
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
其科技赋能下的农旅深度融合,
更是为乡村振兴助农富农提供了
产业支撑。
秋日的京山早晚温差较大,空气清新!我们一行十余人从国康出发,一路上风景如画,尤其到了杨集境内,沿途的银杏树格外醒目,真不愧是“银杏之乡”!
(京山农场全景)
约摸过了40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双墩村的“京山农场”入口,一进农场,道旁“阳光科技大棚”的路引标识指引我们走进大棚,神奇的景象映入眼帘:
(阳光科技大棚外景)
宛如空中花园,可谓“莱蔬滴翠盎生机,瓜果斑斓灿碧琦。”无数种植物根茎枝叶汇为一体,像是一根藤条,上面挂着各种各样的瓜果,有的从未见过……
有轮廓分明的大葫芦、有金黄诱人的小南瓜、有长长垂落着的大蛇瓜、有用托盘保护着的大南瓜、还有如宝石般点缀在藤蔓上的红黄不一的圣女果……真可谓五彩缤纷!
看到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科技大棚,不禁想到家乡英山于2022年年底建成的英山县现代农业集约化育苗科技园,与京山农场阳光科技大棚相比,那就是二者都带有“科技”一词。
(京山农场管家张欣欣)
(京山农场管家张欣欣向游客介绍7种无土栽培模式)
张欣欣所介绍的七大无土栽培模式即:空中管道栽培模式、立体管道栽培模式、树式栽培模式、深夜流栽培模式、岩棉栽培模式、气雾栽培模式、立柱式栽培模式。
这 7 种栽培模式
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
下面,大家跟着小编,
一起来了解Ta们吧!
空中管道栽培:为了体现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观光农业中改变了的传统种植形式, 由土壤栽培大胆创新为基质栽培,且由地面抬升到空中。
立体管道栽培模式:通过上水及回水管道将植物栽培室与营养液水池连通,由自动定时供水器把营养液定时定量送往植物栽培室。
树式栽培模式:树式栽培技术是通过给植株提供所需的支架、充分的生长空间、合理的水肥温光气管理、特殊的植株调整,以充分发挥作物的生长潜能,使单株植物长出枝繁叶茂的树冠,形成累累硕果的观赏景观。
深夜流栽培模式:深液流法是水培系统的最原始的方法,是指植株根系生长在较为深厚并且是流动的营养液层的一种水培技术。
岩棉栽培模式:岩棉栽培技术就是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制做好的岩棉中。
气雾栽培模式: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立柱式栽培模式:立柱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也可以说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情况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为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这个集科、教、研为一体的温室大棚总投资350万元,占地面积 960 平方米,采用国内一流标准进行建造,是华中地区最高科技含量的大棚。
(京山农场客户体验中心负责人徐巧)
阳光科技大棚所在的京山农场是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为回馈家乡,投资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占地约2600亩。
农场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挖掘杨集当地特色优质农产品,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惠及农户100余家,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额达2000万以上。同时,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深度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引入客流,带动周边村民在农场务工就业,吸引专业对口大学生返乡就业、学以致用,京山农场开业以来,累计解决本地用工140余人!
(京山农场LOGO)
农场中,不仅有科技大棚,
还有“长”在树上的森林树屋,
搭在草地上的帐篷酒店,
以及谷庄度假酒店、王子马场、太极酒窖等功能区,
是一处集建筑设计、度假康养、休闲娱乐、农耕体验
为一体的现代化文旅综合体……
快带上你最爱的人来打卡吧!
(农场草坪一角)
(帐篷酒店外)
(奔跑中的羊驼)
(马场)
(萌宠乐园)
(‘比心’黑天鹅)
(酒窖)
(眺望田野)
(作者:英山县融媒体中心段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