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丨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三重价值

2023-11-20 16:02  

□ 张甚

阅读提要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不仅是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进程,也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开花结果、中华文化主体地位不断巩固的实践过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文化实践的新形势新需求,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发展在中华大地上达到了新境界。

“七个着力”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涵盖新时代文化建设各个领域,既有全局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包括文化具体层面的推进路径。

第七届武汉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开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通讯员 芦婳 摄)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对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扬,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深邃思考,在我们党乃至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具体来说,彰显出实践、理论、时代三个维度的重大价值。

01

实践价值上,

巩固了以我为主的中华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对国家文化道路和民族历史底蕴的高度自信自觉,发展文化事业需要向下扎根在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会向上生长、枝繁叶茂,最终成为参天大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着很多重要元素,特别是诸如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天下为公等传统宇宙观和社会观,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我国近代以来新文化发展实践经验也表明,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1月9日下午,“2023芳华再续”香港电影展及海报展在武汉天地壹方南馆拉开帷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论断,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创立形成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此可见,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不仅是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进程,也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开花结果、中华文化主体地位不断巩固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全面巩固了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02

理论价值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始终注重汲取各个时代精华从而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们党对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方法论总结,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个根本原则,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建设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生成逻辑,让处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性真理性得到充分释放、人民性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开放性创新性得到充分印证,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理论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文化实践的新形势新需求,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发展在中华大地上达到了新境界。

10月25日,新建成的襄阳市博物馆新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谢勇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展开,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实践,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必将随着新时代文化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向前发展。要坚持善于在文化建设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规律、人类文化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愈加丰富、持续升华。

03

时代价值上,

形成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大战略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新时代飞速发展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背景下的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再到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等等,破解了很多以往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文化建设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文化发展大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践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繁荣发展。

10月24日晚,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展演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在湖北剧院精彩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七个着力”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涵盖新时代文化建设各个领域,既有全局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包括文化具体层面的推进路径,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对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强化主流舆论传播引导、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突出文化建设社会效益统筹经济效益、深化促进人类文明沟通交流等重大时代性文化问题的深入思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开展文化建设、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系统给出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构建完善了我们党推进治国理政文化实践的战略布局,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更加有力的指引。

武汉天河机场举办主题为“展示荆楚文化 共绘人文空港”的编钟乐舞音乐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杨钻 张蒙 摄)

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构建了新时代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战略路线图。新的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按照“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用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奋斗实践中不断答好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19/202311/8c7c5f4bb27bfe8cf59ab853d67f3455.jpe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7EUmRNfWTsjLMoGa","timestamp":1751354331,"signature":"6162560647ee762e17fb592c4d734aa59fe2f958","link":"http:\/\/m.ysxw.cn\/p\/60483.html","desc":"\u25a1\u5f20\u751a\u9605\u8bfb\u63d0\u8981\u65b0\u65f6\u4ee3\u4ee5\u6765\u6211\u56fd\u6587\u5316\u4e8b\u4e1a\u53d1\u5c55\u7684\u4f1f\u5927\u5386\u7a0b\uff0c\u4e0d\u4ec5\u662f\u89c1\u8bc1\u4e2d\u56fd\u7279\u8272\u793e\u4f1a\u4e3b\u4e49\u6587\u5316\u7e41\u8363\u5174\u76db\u7684\u5386\u53f2\u8fdb\u7a0b\uff0c\u4e5f\u662f\u201c\u4e24\u4e2a\u7ed3\u5408\u201d\u7279\u522b\u662f\u201c\u7b2c\u4e8c\u4e2a\u7ed3\u5408\u201d\u5f00\u82b1\u7ed3\u679c\u3001\u4e2d\u534e\u6587\u5316\u4e3b\u4f53\u5730\u4f4d\u4e0d\u65ad\u5de9\u56fa\u7684\u5b9e\u8df5\u8fc7\u7a0b\u3002","title":"\u5927\u5bb6\u8c08\u4e28\u4e60\u8fd1\u5e73\u6587\u5316\u601d\u60f3\u5f70\u663e\u4e09\u91cd\u4ef7\u503c","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