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随着天气回暖,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时节,今年,南河镇福辉农场投资30多万元引进的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式投入使用,将水稻育秧从田头搬到工厂,用科技为春耕生产赋能。
日前,记者在南河镇福辉农场育秧棚里看到,全自动化的育秧机马不停蹄地开展流水线作业,工人师傅正在将育秧盘放到流水线上,经过智能供土供种一体机的填土、洒水、撒种、盖土程序,一张张制作完成的育秧盘从流水线上下来,经过码盘,整齐地堆叠在一起,整个过程流畅有序,展现了高度自动化的育秧过程。
英山县福辉农场工人 段正生:我在农场工作5年了,去年用人工一起要8-10个人,现在方便多了,只要4个人,工人更轻松,效率也更高,成本减少了。
与传统的育秧方式相比,全自动化育秧机的优势非常明显,这条流水线集稻种精选、浸种催芽、集中育秧为一体,可实现调温、调湿、补水、增光等流程的完全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水稻育秧工业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不仅大大缩短育秧的时间,还可以提高育秧的成活率和质量,从而为后续的水稻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福辉农场负责人段全福:跟原来的育秧相比800亩需要三天,现在基本上大半天我们就可以完全育完,节约了人工,种子播的匀的话就不漏秧,不漏苗,现在每个小时抵得上原来的半天,一个小时可以完成500盘,比原来效率翻3倍。
科技集中育秧,不仅给农户提供了优质粮种,实现秧苗优质优量,还能集约带动当地14个小型农机合作社用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集中工厂式育秧,降本增效,让水稻生产变得更加高效,让农户成本更低。
福辉农场负责人段全福:现在随着田地亩数的增多,我们的工作量大,订单逐年增加,我们按原来传统育秧的这种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机械育秧这方面提升了。
(融媒体记者:段炜 徐伟 叶知洲 刘聪 编辑:蓝洋 审核:黄炎 终审:黄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