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是英山县三大流域之一,发源于鄂皖交界大别山主峰的云峰顶,河道全长70.5km,流域面积529平方公里,沿河汇集了5公里以上大小支流14条,自北向南流经吴家山主峰景区、石头咀、金家铺、孔家坊、红山、温泉五个乡镇一个区,在温泉镇南冲畈两河口处与东河汇合,流入白莲河水库。
我家住在西河中游金家铺镇龙珠村,西河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一路目睹西河的变迁。最难忘的是西河自孔坊至石镇沿河一带的公路,无数次行走在这条路上,满满的都是记忆。这一段沿河公路从孔坊到石镇饼子铺村,河堤公路全长约25公里,大约在1998年全线通车,是沿河两岸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必经之路,也是外出游子的思乡之路。
1986年到1989年三年初中生活,往返学校走得最多的就是河堤10里路,那时候步行,每周日下午去学校,周五下午回家,同学们三五成群,背着布书包,提溜着两个装咸菜的罐头瓶,沿着河堤上的羊肠小道,晃晃悠悠的一路步行去金铺中学或回龙珠,满堤都是矮灌木,河堤两旁也没有高大的树木,新种的翠竹还矮,遮不了阴,夏天太阳晒得头疼,冬天河风吹得浑身冰凉,但是夏天顺河水而行、冬天在河堤上伴雪打雪仗,都是我们的快乐的源泉,成就了我们快乐的少年情结,也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好方式。
印象中1995年,沿河公路沙土路已经通车了,历经六年西河两岸河堤的植被初显规模,堤坝两侧的翠竹开始浓密,路上的法国梧桐、白杨、垂柳、槐荫树也有两丈高,步行或骑着自行车在路上开始领略林荫路的庇护了。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村段汉东叔叔说:“这条路,我从龙珠到城区我都是走路,过去是没钱,车也不方便,后来是路好,如今八十多岁了,有机会我还会沿着这条路走走!”从羊肠小道、砂石路到水泥路、沥青路,大叔走了一生,沿河两岸的变迁他如数家珍。这期间我也结婚成家了,在金铺镇岳冲村小水电站工作,往返龙珠娘家、罗田石桥铺莲花林村婆家、城区小家里,很多年都是骑着自行车,沿河这条路一直是我们的眼中风景,它们喜悦着我的喜悦,烦恼着我的烦恼,见证着我从姑娘到为人妇。我也一步一步目睹西河两岸乡村蜕变之美,建设之快。这期间,两岸的大山上的居民陆续搬到沿河集镇,温泉、红山、孔坊、金铺、石镇的沿河集镇初具规模,乡镇村村通公路也基本通车,西河路上日益热闹起来了。
2000年,西河沿线升级打造了省道201红色旅游路线,直达安徽省六安市中界岭,沿河而上的河堤路更成了这条红色旅游公路的魂。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回乡创业,2002年神峰山庄落户孔坊乡,2013年丽景生态风景区开工,沿线的候车厅、景区景点也陆续建成,西河堤岸也均进行了生态治理和修复改造。这条河随着季节变换,春夏两岸山峦叠翠,鸟语花香,茶园璀璨,宛如姑娘的飘飘裙带,秋冬两岸山岚薄雾缭绕,红叶漫山,河边田野肥沃,稻谷金黄,像极了少女饱满自然婀娜多姿,这些时候她静若处子,当然,每当洪水来袭,这姑娘也发发脾气,平静清澈的大河突变滚滚黄河奔赴远方,2016年英山县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冲倒了一些桥梁,但西河依然稳固如初,接受了严峻的行洪考验。西河这种天然的、质朴的美,收录在过往行人的眼底,文人墨客的诗词里、自媒体人的视频里,这一路美景被传遍大江南北,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远道而来。
2017年,英山成立河湖长制办公室,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河湖长,每一条河都有河长了,通过河库的综合治理和管护,河库水更清、岸更绿。县域形成了东河百里秀、西河十八湾、南河水乡情三大流域板块之美。昔日的民歌“英山大地羊角尖,二龙戏珠土门坛,仙人挑担娄子石,姐送情哥十八盘,乌龟下河雷家店,鹞子翻身瓦寺前,仙人撒网东庄畈,瓦罐出在杨柳湾,草鞋出在张家咀,美女出在后花园”,唱的更响,传得更广。西河沿线乡镇结合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形成“一河、两岸、三区、四门、五桥、六亭、十个景点”的新型休闲旅游带,成为西河十八湾,也实实在在的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特色,富民、和谐宜居的景象随处可见。每到假日,开着车回娘家走走停停在西河路上,别是一番风景。每每路过孔坊河堤路段,我们鼎鼎大名的企业家闻彬军打造的神峰山庄团队总会给人惊喜,有时候是旅居神峰山庄的游客在西河神峰桥下河里坐着竹排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嘹亮歌声,有时候是游客们穿着红军服唱着红歌,排成长龙一样的队伍,沿着河堤林荫路去神峰蔬菜大棚采摘新鲜瓜果,充满激情的场面就是一道亮丽的新景。停车驻足神峰桥上,河堤两侧绿树成荫,河道里水流清澈,自然形成的绿色河滩一眼望不到边,搭帐篷露营的,带孩子嬉戏撒野的,拍婚纱照的,俨然将这里当成了梦幻中的“马尔代夫”,让人总是感慨,我们的家乡现在好美啊!旅游休闲何须远足,家门口的风景足以……
继续沿着林荫大道溯流而上,一路向北,有利生园生态农庄、有全国文明村龙潭河村、有丽景风景区、有二龙戏珠的全国示范村龙珠村、再往上有赋有“天堂之水”美誉的老屋塆拦河堰、石镇后花园、张家咀水库、源头吴家山主峰景区,“一河两岸”河路相依、绿意相融,生态画卷令人神往、陶醉!
(通讯员:包玉兰 编辑:杜典锋 审核:黄炎 终审:罗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