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首届网络评论作品创作大赛㉝】纵情山水向英山,且行且看且从容

2024-07-15 08:54  

大美英山,是一汪绿色清潭,是镶嵌于巍巍大别山畔的明珠一串。这颗集天地荟萃于一体的青翠璞玉,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雄踞一方,谱写“两山”理念新篇章;正以其渊博深厚的历史融入全域旅游,铸就毕昇文化新辉煌。在这里,古今相融,新旧交织,绿水青山与古韵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共同孕育着英山这片钟灵毓秀之地,人杰地灵之乡。踏入邂逅英山的征途,嗅山川灵气,品百味芬芳,一幅英山人民勠力同心共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

古韵山水间,“绿水”与“金山”碰撞,打通的是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并行轨道。青山绵延,绿水悠悠。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英山始终是“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肩负大别山生态屏障和白莲河重要水源地使命,聚焦云雾茶、中草药构建特色“旅游+”模式,利用自然优势打造地热、茶药、康养等生态产业,不仅提升英山“颜值”,也带来“增值”,实现了山城的华丽蝶变。英山因地制宜,优势转化推动绿色产业良性发展,以山水为媒,擘画山明水秀、国富民强新画卷,成功端起绿水青山“金饭碗”,走上“点绿成金”致富路。

历史流转间,“刻刀”与“铁板”摩擦,迸发的是文化与创新携手并进的灼灼火苗。源远积淀,历久弥新。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创始者,是英山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言人”,更是世界文明演进历程中的璀璨瑰宝,他犹如一条跨越时空长河的纽带,上承英山人文古迹,下启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典范华章。英山由此衍生出毕昇文化,并以红色革命老区为基石,以长征精神为引导,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擦亮毕昇文化“知名品牌”,推动英山人文资源的不断开发,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英山对毕昇文化的生动传播,既给世界呈现了一张具有英山特色的靓丽名片,又为两山理论的创新实践夯实了文化根基。

英山物华天宝,得天然浑成之精粹;人文厚重,取文化精华之深厚。围绕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英山在荆楚大地上演绎着别样的生态传奇。英山的山是巍峨耸立的,笼罩在云缠雾绕中,醇香四溢的云雾茶就产自其间;水是秀逸清澈的,在群山间徜徉盘绕,深潭飞瀑“华中第一谷”就此诞生;文化是千姿百态的,无数英灵融入在青山翠柏中,造就独具特色的精神底蕴;物产是丰富多彩的,桔梗、茯苓、腊肉、清酒……共同汇聚成英山富有人情味的特色标签。英山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在吹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下,不仅被冠以“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荣誉称号,而且使整个山城在拥抱“绿水青山”的同时享有“金山银山”,成为“两山”理论深刻实践的先进模范。

寻梦山水,望见英山。美丽英山的故事仍回响在绿青山间,这里书写了“绿水”与“金山”的邂逅之旅,刻画了绿色生态与红色革命的相知相会,描绘了遇见毕昇的奇异之行,此外还有更多的生态底色需要我们挥笔增添。答好英山“绿色发展”的新答卷,是一项千秋万代、久久为功的大事业。在未来的启梦征程中,英山必定矢志不渝坚定绿色理想,做好生态文章。在绿水映金山的辉照下,我们更要团结起来共绘英山梦,撰写“两山”理论新诗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芮佳玥(浙江农林大学)

图源:英山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19/202407/00385b8f61a55694cb4ea75f3ef89eea.pn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DiyimnUt0URbhDUt","timestamp":1745061888,"signature":"b1dcd1fe562143f4b1a03c1a5d67dbfa515e76fa","link":"http:\/\/m.ysxw.cn\/p\/67234.html","desc":"","title":"\u3010\u82f1\u5c71\u9996\u5c4a\u7f51\u7edc\u8bc4\u8bba\u4f5c\u54c1\u521b\u4f5c\u5927\u8d5b\u325d\u3011\u7eb5\u60c5\u5c71\u6c34\u5411\u82f1\u5c71\uff0c\u4e14\u884c\u4e14\u770b\u4e14\u4ece\u5bb9","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