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座城市,应从灵魂深处阅读。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有人把触摸当阅读,有人把交谈当阅读,有人把旁观当阅读,有人把审视当阅读,还有人把无休止的埋怨当阅读。这些都不是阅读的精髓和要义。
英山需要灵魂深处的阅读。
行走英山,不是为了一睹山川秀丽,而是读懂“英山人”,读懂“英山神”,读懂“英山魂”,读懂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再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做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分享和对话。
英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这才是从灵魂深处阅读的要义。
千百年来,人文英山文化丰厚,才俊辈出。
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昇故里。以毕昇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是篇大文章。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语),它的发明人是宋代的布衣毕昇(今英山人)。
英山拥有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的资源优势,是久负盛名的“茶叶之乡”“药材之乡”“温泉之乡”“漂流之乡”“康养之乡”,“五乡”之名实至名归。
云淡风轻,蓝天如洗,很难想象在这大别山中,还有唐朝的天空宋朝的流水。文学巨匠熊召政在《娄子石寻杜鹃记》中对故乡英山发出了如此感慨。
“英山是个好地方”,而这样的感慨,也无数次闪耀荧屏,传唱千里。
英山是个好地方,生态优良“空气好”。英山是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荣获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品牌已叫响全国。
英山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茶叶好”。25万亩茶园如同大地泼绿,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地标产品“英山云雾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富农商标”“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区域公共品牌二十强”。英山云红茶、云白茶、云青乌龙茶等品类齐全,茶酒、茶食品、茶面膜也走向市场。
英山是个好地方,气候适宜“药材好”。全县种植道地药材23万亩,地标产品有桔梗、天麻,拳头产品有茯苓、苍术,样样都是养生保健好药材、好食材。以药膳为主的“毕府养生宴”已成为“舌尖上的英山”名片。
英山是个好地方,温泉漂流“康体好”。英山温泉水质好、埋藏浅、温度高、储量大,有益矿物质多,过去是“世界跳水冠军的摇篮”,现在是温泉康养旅居度假的胜地。英山高山水多峡谷长,漂流线路多、品质高,连续3年承办“中国漂流大赛”。
英山是个好地方,一年四季“风光好”。春看五彩杜鹃,夏可避暑度假,秋看漫山红遍,冬泡温泉滑雪。桃花冲朝观日出、夜望星辰,吴家山上看云海、下探峡谷。东河有百里秀,西河有十八湾。常年茶飘香,四季花浪漫。
放眼全球,很多城市都在比拼“速度”和“块头”。在城市治理上,我们习惯谈速度,希望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成为一线、二线城市。好像“大”就表示这个城市越有竞争力。但其实我们要比的是温度,要比的是深度,要比的是态度,要比的是模式和路径。
英山县人口约40万,论人口规模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城。绿色大优势,决定英山有大作为。英山并不“小”,要让英山“变大”,聚集更多优势产业,应找准绿色发展的路子:一是以茶叶、中药材、特色农业为主导,建设大别山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发掘生态资源优势。
英山缺的不是资源,而应思考怎样把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特色“卖”出去。
“卖掉英山”才能“拯救英山”。
这个“卖”,就是要把英山这座美丽的小山城“销售掉”,把“康养之乡”的名号“卖”出去,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物产贴上标签,作为特色品牌推介出去。
一座城市的伟大,源自于人文价值,源自于生活细节。
未来的城市,不是智能城市,而应该是内容城市,看它装了哪些精致的东西,要懂得去讲城市故事。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产和竞争力来自于它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质。
余秋雨到过山西后,曾用“抱愧山西”四个字浓缩他的感受。数年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这样评价黄冈“没想到黄冈有这么多的名山,没想到黄冈有这么多的名人,没想到黄冈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并由此声称:黄冈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来一次的地方。
我也要大声地呐喊:英山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应来一次的地方。
有理由相信,开放的英山,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假以时日,城市热度排名榜,有一座城市叫“英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邹德祥(黄冈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