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人文英山 | 根植黄土叶如针 情暖柴门犬不惊

2025-08-30 10:20   王旭

“根植荒漠叶如针,犬守柴门夜不惊。”这两句看似不相干的古诗,恰可为我们勾勒出新时代乡镇干部的两种鲜明形象——“仙人掌式干部”与“狗不叫干部”。此非戏言,而是蕴含着深厚的为政智慧与实践哲学。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乡镇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责任重如泰山。新时代的乡镇工作,既需要仙人掌般的坚韧与坚守,又需要“狗不叫”式的亲近与融入。这两种特质看似相异,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基层干部的精神图谱与实践指南。

仙人掌之道,在于“深根固柢”。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乡镇工作千头万绪,非有定力不能为。要学仙人掌的坚韧,在艰苦环境中不改其志;学其务实,不事浮华而内在充盈;学其适应性,在不同土壤中皆能成长。更重要的是,要如仙人掌般浑身带“刺”,面对诱惑坚守原则底线,廉洁奉公。同时,还要像仙人掌绽放的花朵那样,在服务群众时展现热情与温暖,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此即“厚植根基”之法——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方能在基层沃土中汲取不竭养分。

“狗不叫”之境,贵在“行走无碍”。古语有云:“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当干部频繁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时,百姓家门口的狗都不再对他们陌生,这就成了“狗不叫干部”。这意味着干部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与群众建立起深厚感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此乃“鱼水情深”之道——常走乡间路,常坐农家凳,常听百姓言,消除的不仅是犬吠之声,更是干群之间的无形隔阂。他们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仙人掌与“狗不叫”,一者重在扎根之深,一者贵在往来之频,表面相异,实则相通。皆是以民为本、以实为要的工作方法。没有仙人掌般的坚守,“狗不叫”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狗不叫”的亲近,仙人掌式的坚守也可能失去方向。二者辩证统一,共同诠释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真谛。

那么,新时代乡镇干部当如何践行这“水土”辩证法?强化学习意识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首要任务。要如仙人掌般努力汲取养分,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二要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三要增强担当意识,勇于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展现“仙人掌式干部”的坚韧与担当。四要严守纪律底线,保持清正廉洁。让身上的“刺”成为保护自己和群众利益的有力武器,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镇工作虽平凡,却关系万家灯火;干部职位虽不高,却肩负起一方幸福。新时代赋予乡镇干部新的使命和任务,当每一位乡镇干部都能修得“三心二艺”——怀赤子心、持坚韧心、养平常心,练就“脚下功夫”、掌握“耳上功夫”,成为仙人掌般的坚守者和“狗不叫”的贴心人,何愁乡村不兴、百姓不富?此中真义,值得每一位基层工作者深思笃行。让我们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基层工作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王旭

一审:刘锦芮

二审:段冕

三审:段山英

相关阅读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dFUvgo6AljCHqswQ","timestamp":1758396186,"signature":"a245d0fbd37271eaff5a009555ea0fc70ab243b7","link":"http:\/\/m.ysxw.cn\/p\/80916.html","desc":"","title":"\u4eba\u6587\u82f1\u5c71 | \u6839\u690d\u9ec4\u571f\u53f6\u5982\u9488 \u60c5\u6696\u67f4\u95e8\u72ac\u4e0d\u60ca","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