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上,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功勋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红军第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先锋连”功勋荣誉旗帜位列其中,这面战旗见证了从英山走出的红二十五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抗战历史,饱含着这支“北上先锋”队伍的红色回忆。
1934年9月16日,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由太湖移驻至陶家河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红二十五军建立了以陶家河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把红色火种播撒在大别山脉,在著名的“牛背脊骨战役”后北上长征。
红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许多奇迹,长征过程中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强的党性观念,途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第一个到达陕北。
英山革命历史专家、红色讲解员 萧本初:昨天看了整个阅兵,可谓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整个阅兵式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同时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尤其看了80面战旗方阵,其中“北上抗日先锋连”这一面旗,想到了红二十五军本身就是北上抗日先锋,第一个到达陕北迎接中央红军,随后出现的“西安事变”以及“七七事变”之后形成的全民族抗战大好局面。红二十五军在整个抗日战争当中成为骨干力量、主力力量。它有一部分是115师的,还有一部分是129师的,无论是115师平型关大捷,还是129师太行山的整个活动,红二十五军摇身变作的八路军和后来的新四军,都有红二十五军的卓越的功勋。
融媒体记者:叶知洲
见习记者:王旖旎
一审:杜典锋
二审:黄炎
三审: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