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报告总书记,这些新突破正在应用

2025-11-06 19:28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考察,与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寄望殷殷。一年来,荆楚大地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牢记嘱托,奋力拼搏,推动一项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融入产业链,在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新突破。

市民在武创院参观展览。记者胡冬冬 摄

依托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十沣科技潜心攻关,累计发布近20款产品,获授权专利30余项,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领先的CAE软件厂商之一。同时,牵头承担了科技部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AI-CFD一体化通用仿真软件”,并拓展与多个龙头企业的合作。

今年4月,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升级为武创院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以心血管疾病诊疗,推动顶尖项目转化。由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研发的暴发性心肌炎快速诊断试剂盒、由北京安贞医院李玉琳教授领衔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衰预警检测试剂盒等两款产品,都已经陆续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快速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今年7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经20年研发的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水稻)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植物表达体系的重组人白蛋白,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重大突破。10月,禾元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重组人白蛋白第一股”,开盘涨幅202%,彰显了市场高度认可。

在广袤田野,科技创新同样结出硕果。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多方成立高产高蛋白玉米创新研究院及产业联盟,构建了从品种研发到种植、饲料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今年8月,万亩高蛋白玉米喜获丰收,在增产10%的同时,因蛋白质含量高出普通玉米2个百分点,被养殖企业溢价30—60元/吨收购,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以场景驱动创新,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期成果频现。其自主研发的“劳动者家族”系列机器人已在汉口火车站等场景投入应用,累计服务超50万人次。公司正规划在武汉建设“机器人+”应用示范带,让智能服务覆盖更多场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着科技创新的应用方向。今年4月22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熙团队推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UNOOSA)在武汉大学设立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中国区域支持办公室。李熙教授作为该办公室的负责人,多次带领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联合国框架下的灾害应急制图,为全球减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诊疗室到玉米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时关心的创新成果,如今已在荆楚大地开花结果。随着这些突破性技术的持续转化与应用,武汉正以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编:龚丽君)

相关阅读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W5F6uNzxK2SgVnNU","timestamp":1764294032,"signature":"a854a5ac0abbfc9b7c5ef3a968b646c28cd6c46c","link":"http:\/\/m.ysxw.cn\/p\/83635.html","desc":"2024\u5e7411\u67085\u65e5\uff0c\u4e60\u8fd1\u5e73\u603b\u4e66\u8bb0\u6765\u5230\u6b66\u6c49\u4ea7\u4e1a\u521b\u65b0\u53d1\u5c55\u7814\u7a76\u9662\uff08\u4ee5\u4e0b\u7b80\u79f0\u6b66\u521b\u9662\uff09\u8003\u5bdf\uff0c\u4e0e\u79d1\u7814\u4eba\u5458\u548c\u4f01\u4e1a\u8d1f\u8d23\u4eba\u6df1\u5165\u4ea4\u6d41\uff0c\u5bc4\u671b\u6bb7\u6bb7\u3002","title":"\u62a5\u544a\u603b\u4e66\u8bb0\uff0c\u8fd9\u4e9b\u65b0\u7a81\u7834\u6b63\u5728\u5e94\u7528","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