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菊色金黄。近日,在石头咀镇田畈村的百亩野菊花药材基地里,连绵盛放的野菊花汇成一片金色海洋。不同于往年人工俯身采摘的景象,今年,外援的野菊花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花田中往返穿梭,抢收着这片丰收的希望。
据悉,这片醉人的花海,源于田畈村借力土地撂荒整治项目,村“两委”通过开荒平整,盘活土地450余亩,其中由村集体合作社集中种植120亩。为激励村民共同参与,村里集中免费发放菊花苗120万余株,不仅让闲置土地重焕生机,更让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变成了风景如画的菊花海洋,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效益账。村委会算了一笔经济账:若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每亩地需支付劳动力成本约1000元。而此次由村委会联系的机械收割服务,每亩费用仅需300元,成本直降70%。此举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开支,更显著提高了采摘效率,缩短了采收时间,确保菊花能在最佳品质时段内完成收割。

“种植野菊花,收益快,可实现当年见效,而且它对环境的耐受性强,管理相对粗放,非常适合我们村推广。”田畈村党支部书记江伟介绍道。他表示,今天机械化收割的野菊花将全部被制成半成品出售,预计产量可达10余吨,直接为村集体创收20余万元。此外,加上村民们自采自售的鲜菊花收入,预计田畈村今年的野菊花产业将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综合收益85余万元。

昔日荒芜地,今朝致富园。田畈村通过“村集体牵头+机械化助力+村民参与”的模式,让小菊花绽放出了绚丽的“产业之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动力,探索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通讯员:曹志刚 姜宁 丁茁
一审:刘锦芮
二审:段冕
三审: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