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力建设高标准县级综治中心,真正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站调处、一地化解”。
走进县综治中心群众接访大厅,许多群众在这里反映诉求,综合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做好受理登记,并根据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类型交办到相关单位受理窗口,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对交办的矛盾纠纷认真研究,并组织进行联合调解。
县综治中心负责人 汪炀:目前有温泉镇、十三家县直单位、四个专业调解委员会、法院速裁法庭、12309检察工作室常驻中心,八家县直单位轮驻、两家单位及其它乡镇随驻,具备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及援助、心理咨询、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劳动仲裁、分析研判、指挥调度、视频会议等十大功能,确保群众各类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县综治中心于2022年6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2400平方米,中心分为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3个区域。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尝试延伸检察触角,在县综治中心成立“昇诉通”检察工作室,选派2名经验丰富的干警常态入驻工作室,迁入控申工作专用电脑、专用网络、专用打印机等配套设备,确保信访2.0系统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应用系统在综治中心正常使用,保障受理案件的及时办理。
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余豪:“昇”取自英山毕昇故里的地域特色,“昇诉”音同“申诉”,与检察工作室“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控告申诉”职能呼应,“通”则包含“联通群众、联通县乡综治中心”和“打通群众心结,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双重含义。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计接访一百零七人次,成功化解涉检矛盾纠纷较大的案件十九件,受理法律监督线索二十一条,成案三十七件。
借助综治中心提供的一站式调解场所,充分研判来访群众信访诉求,分析矛盾焦点和心理特点,通过事权告知、时效把控、息诉说理和诉源治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两年来,县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370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100余件,化解涉交通事故、医疗、婚姻家庭、民商事等重大矛盾纠纷330件次,接受法律咨询服务1900余人次,办理法援案件200余件,为建设平安法治英山作出了积极贡献。
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黄威:县委政法委将县级综治中心作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深入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英山品牌。
一是坚守便民初心,推进场所设置规范化。县综治中心地处城区核心地带,距离县委、县政府仅五百米,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群众办事方便。
二是找准功能核心,推进部门入驻规范化。严格按照“四必驻”原则(政法单位必驻,信访部门必驻,城关镇必驻,高频事项主管部门必驻),二十八家县直单位和调委会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进驻县综治中心,全面提升了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的工作能力。
三是聚焦制度重心,推进运行机制规范化。印发《英山县县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程图》《英山县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清单》等多项机制,以清单化指引、标准化流程确保规范化运行。
四是秉持为民公心,推进督办落实规范化。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对拒不履行化解职责、超期化解和化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联合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五是凝聚智治匠心,推进智能化建设规范化。依托市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矛盾纠纷全流程线上流转办理、处置化解,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治水平”。
融媒体记者:刘子毅
实习记者:黄炼
通讯员:郑钊
一审:刘锦芮
二审:黄炎
三审: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