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启动以来,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各乡镇各单位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科学谋划、精准调度、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六大行动”,推动“干部素质提升年”各项工作开局起步。
开展凝心铸魂行动,提升干部政治素质
各级党委(党组)完善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课必修课,贯穿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知识培训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干部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突出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用好用活英山红色资源加强党性锻炼,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县委办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集中组织开展1轮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县委党校与武汉市委党校、红安干部学院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战略协作,深入挖掘英山本土资源,开发红色精品课程6门,编写《英山“四种精神”》教材,推动党性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县交运局做实交通夜校,结合交通干部需求,开设新闻写作、工程技术、安全法治和文体兴趣4个班次,邀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吴楚军现场宣讲,搭建青年干部“充电补钙”平台。雷家店镇健全“学前+学中+学后”全链条学习教育机制,引导干部带着选题预读预研,带着案例在课堂学习交流,带着问题到工作中深化实践,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开展对标争先行动,强化干部服务支点意识
各级党委(党组)紧扣省委支点建设“七大战略”、市委“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战略实施和县委“四区一基地”战略定位,积极开展交流大研讨、战略规划大学习、项目建设大比武,引导广大干部在服务支点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县级主动对标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开展“对标海曙干在先,学比拼抢争一流”活动,找准短板差距、对标提质争先。县委宣传部把支点建设和学习研讨结合起来,在县内主要新闻平台开设“聚力支点建设 奋力争先进位”专栏,刊发动态消息、重点专访38篇条,广泛凝聚共识。县经济开发区紧盯“项目建设年”目标任务,以“签约、建设、完工、投产”四项清单为抓手,全力推进英创汇智二期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辰美中药二期等12个项目加快竣工投产。县文旅局聚焦“文旅康养年”“七大行动”,把“印象英山·遇见毕昇”夜游项目作为文旅融合创新的核心项目,通过开展夜市、夜景、夜游、夜购等系列活动,让一河两岸夜经济人气“聚”起来、商圈“火”起来、消费“热”起来。
开展强基提能行动,增强干部高质量发展本领
各级党委(党组)聚焦支点建设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推动干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最前沿、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县级聚焦党政“一把手”、年轻干部、重点领域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村后备干部等5种类型干部,开展“五线强‘英’ 聚力支点”行动,采取“点名调训+分类覆盖”形式,举办科级干部、股级干部和年轻干部等3期主体班,县委书记郑光文带头在主体班上讲授“第一课”,170余名干部增强本领、聚力改革。县委组织部举办为期三天的组工干部培训班,班子成员示范带头、业务骨干全员参与,逐一上讲台讲好经验课、上好业务课、做好分享课,为190余名组工干部“补钙壮骨”。县检察院擦亮“灵秀英检正青春”读书班品牌,开展“红色党课”“ 案例研讨”“ 青年讲堂”“ 下沉基层”“问道河山”五大主题活动,4名干警入选省级人才库。石头咀镇积极实施“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为16名年轻干部“搭台子、开方子、架梯子”。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南河镇、红山镇等部门、乡镇举办大讲堂、青年读书班或专题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加强业务骨干专业训练。
开展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问题专项行动,激发干部改革攻坚活力
各级党委(党组)坚持正向激励树导向、反向约束促担当,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县级做优做实干部工作实绩纪实,由县委、县政府组织对1-2月份服务企业质效较差的15家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并纳入单位“一把手”实绩纪实档案。县检察院创新建立政法干警政治表现纪实档案17册,将政治素质考察嵌入选育管用全链条,对重大案件办理、风险处置中的政治表现实行“一人一档”精准画像,强化政治担当。县文旅局设置“攻坚克难指数”“创新贡献值”“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引入服务对象打分、第三方评估机制,对2名扎根一线、实干争先的干部晋升晋级,对1名履职不力的干部予以岗位调整。
开展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提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
各级党委(党组)坚持把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推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及时把“四下基层”成果转化为为民谋福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能力作风实效性。县委办建立“三个一”报表机制,持续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1-3月发文数量同比下降 20%,召开各类会议同比下降18%。县政府办持续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组织相关单位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9个,帮助东风世星、神力汽车、睿智新材料、金源麻纺等企业新增订单4.346亿元。县委社会工作部全域建成乡镇人民建议征集点11个,行政村(社区)人民建议征集点212个,畅通民意渠道,收集建议类信息16条,已全部完成办结。县委编办有序推进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精准梳理乡镇职责事项,厘清权责边界,为基层减负赋能。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全面擦亮“冈好办·毕办好”政务服务品牌,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事项25个,推动实现群众进门“一次办好、一站办结”。
开展“清廉英山”建设行动,锤炼干部过硬作风
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党中央要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有机融合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等重点工作,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带动形成良好风气。县纪委监委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强化纪律执行、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抓好分层分类纪律教育等方式,淬炼党员干部“钢筋铁骨”。持续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建立定期移送涉群腐集中整治问题线索工作机制,立案查处问题58个。紧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重点专项工作,开展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建立163个工程建设招标项目自查清单。县委组织部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加强村干部管理监督,对全县1153名现任村“两委”干部全面“过筛体检”,征集相关问题线索273条,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来源:英山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