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书香英山》第14期

2025-11-14 08:42  



聆听书香,感悟人生!

这里是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英山县分公司与英山综合广播FM90.5共同推出的《书香英山》栏目。

这是一档致力于推广阅读文化、提升公众阅读兴趣的节目。栏目将通过精选书籍推荐、互动话题讨论以及嘉宾分享,带领听众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字世界,感受阅读的魅力。

节目信息


嘉宾简介

张闯 英山县九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

《苏东坡传》——林语堂

主办单位

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英山县分公司  英山县融媒体中心



听众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张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苏东坡传》当中的节选——黄州突围:在泥泞中开出花来

元丰三年二月初一,一个阴冷的早晨,苏轼踏上了黄州的土地。他刚从一个长达四个月的噩梦中醒来——乌台诗案,那场因文字而起的政治风暴几乎夺去了他的生命。此刻的他,头上不再有“翰林学士”的光环,只剩下一个“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的虚衔,且“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说白了,他是个被监视的罪臣。

初到黄州,他寄居在定惠院,每日与僧人同食。这位曾经在汴京宴会上谈笑风生的才子,如今只能“闭门却扫,收召魂魄”。他变得谨慎,生怕再因文字惹祸。深夜独坐时,他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句子,那是何等的孤寂与苍凉。

然而,黄州的山水终究是慈悲的。第二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东门外求得一片荒地,亲自躬耕其中。这片地,他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从此,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的名字之一诞生了——苏东坡。

他在东坡上筑雪堂,在墙壁上绘满雪花,告诉自己心要如雪般洁净。他研究猪肉的烧法,写下《猪肉颂》。他夜游承天寺,与友人踏月寻影,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最动人的是那个三月的早晨,他与朋友春游,风雨忽至,同行皆狼狈,他却浑然不觉。不久天晴,他写下那阕《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七个字,道尽了他全部的顿悟。风雨如何,晴日又如何?他在黄州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从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观后感:**

读《苏东坡传》的黄州章节,总让人想起凤凰涅槃。不是神话中的神鸟,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何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苏东坡的黄州突围,本质上是一场精神的胜利。他没有把黄州当作一个不得不忍受的过渡期,而是真正地“在”黄州。他研究美食,寻访山水,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他把流放地过成了故乡。这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能力,或许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智慧——我们总是急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却很少真正活在当下。

当我们为现实所困时,不妨想想近千年前的那个文人,他在黄州的山水间找到了自己的道:不是对抗,而是超越;不是忍受,而是享受;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泥泞中开出花来。

这或许就是苏东坡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生命的质量,从来不取决于你站在哪里,而取决于你朝向何方。




🎧敬请锁定FM90.5

节目播出后

听众朋友也可亲临英山县新华书店

翻阅这本佳作

参与后续读书分享活动

让思考延续,让书香传递。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19/202509/8bdf72cb1afb3f88ce997ec7d5d4095f.pn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vxnkjfpiDIsrdXRf","timestamp":1764303589,"signature":"b0cb09d727e07d9bc799916317774f9e77039ed2","link":"http:\/\/m.ysxw.cn\/p\/83867.html","desc":"","title":"\u300a\u4e66\u9999\u82f1\u5c71\u300b\u7b2c14\u671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