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三尺地纠纷融十分情 “平安吹哨”巧解邻里结

2025-10-31 14:36  

“多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来得快、调得暖,既保住了先人的体面,又没伤了几十年的邻里和气!”握着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手,王家畈村村民程某兵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近日,该村村民程某兵因修建墓碑占用邻居张某兰家三尺土地引发激烈争执,危急时刻“平安吹哨人”及时上报,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迅速响应、深度介入,仅用3天便促成双方达成土地置换协议,将一场即将升级的邻里矛盾彻底化解,用“早发现、快处置、暖调解”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力量,更彰显了驻村工作队在矛盾化解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平安哨声急:三尺土地酿邻里对峙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更是乡村和谐的“晴雨表”。王家畈村村民程某兵与张某兰是多年邻居,平日里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却因一块三尺土地陷入僵局。原来,程某兵为缅怀先人修建墓碑时,不慎占用了张某兰家的承包地。得知土地被占后,张某兰情绪激动,当即找到程某兵理论,认为对方“不打招呼就占地,根本不把邻居放在眼里”;程某兵则倍感委屈,辩称“修墓碑是尽孝心,并非故意占地,愿意补偿却不知如何下手”。

争执很快从口角升级为肢体推搡的苗头,周边村民见状,第一时间履行“平安吹哨人”职责,迅速向村“两委”吹响“预警哨”,详细说明纠纷情况。村“两委”接到报告后,立即联合驻村工作队启动应急响应,驻村工作队胡主任当即表示:“土地纠纷无小事,早介入才能防激化,咱们现在就去现场!”双方敏锐意识到,此类纠纷若处置不及时,不仅会激化两家矛盾,引发家族对立,还会耽误农事生产,更会削弱村民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必须“快字当头、精准发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协同解僵局:“情法理”融合破解心结

“群众吹哨,我们必到!”接到“哨声”后,村委会陈诚主任、驻村工作队胡主任带领调解骨干火速赶赴现场,组成“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老党员”调解专班,用“真心、耐心、细心”层层解开双方心结,驻村工作队凭借政策熟悉、经验丰富的优势,全程深度参与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的重要力量。

第一步,现场稳控冲突。到达现场时,程某兵与张某兰仍在激烈争吵,情绪激动不已。调解专班当机立断,先将两人分开,驻村工作队胡主任用“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冲动解决不了问题”的家常话安抚情绪,村委会陈诚主任则现场查看墓碑占地情况,用手机拍照固定证据,同时向周边村民了解实情,为后续调解打下坚实基础,有效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

第二步,背对背沟通摸诉求。待双方情绪平复后,调解专班采取“分组沟通、精准施策”的方式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胡主任与程某兵促膝长谈,既理解他“敬重先人”的孝心,又结合土地管理政策耐心讲解“占用他人承包地不符合规定”的法律常识,引导他换位思考“如果自家土地被占,心里会怎么想”;村“两委”干部则倾听张某兰“土地被占、权益受损”的委屈,同时以村内邻里互助的老案例劝说她“邻里和睦比一寸土地更珍贵,程某兵并非恶意,不妨给个协商的机会”。真诚的沟通与政策的解读,让双方逐渐放下对立,主动表达了和解意愿。

第三步,面对面协商寻良策。结合双方诉求和实际情况,调解专班依据土地管理相关法规、村里的土地分配习惯,创新性提出“土地置换”方案——由程某兵拿出自家同等面积、相近肥力的土地,与张某兰被占用的土地进行置换。针对程某兵“担心置换土地质量”、张某兰“顾虑面积不达标”的担忧,驻村工作队胡主任主动承担起土地核实工作,现场用专业工具丈量土地面积,仔细查看土壤肥力,逐一比对相关数据,详细向双方介绍置换土地的位置、灌溉条件等情况,并承诺“置换手续我们驻村工作队帮着跑,保证公平公正、合规合法”;老党员调解员则以村内邻里互助的鲜活案例现身说法,劝说双方“相互让步才能长久和睦”。最终,在调解专班的不懈努力下,程某兵与张某兰握手言和,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承诺不再因此事产生纠纷。

长效固成效:源头治理护平安

纠纷化解后,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并未止步于“一调了之”,而是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做实“后半篇文章”,推动矛盾化解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一方面,驻村工作队牵头跟踪问效,定期回访程某兵、张某兰两家,协助办理土地置换手续,查看协议履行情况,确保“案结事了”;另一方面,村“两委”组织“平安吹哨人”开展全村矛盾隐患排查,驻村工作队则利用入户走访机会,向村民普及土地政策和纠纷处理流程,通过“化解一例、教育一片”的方式,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此外,双方还共同组织人员在置换后的土地边界埋设永久性标识,避免后续纠纷,并召开“土地政策宣讲会”,邀请驻村工作队胡主任现场解读政策,解答村民疑问,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治理启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村级实践密码

王家畈村这起三尺土地纠纷的高效化解,离不开“平安吹哨人”的早发现,更得益于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快速响应、协同发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启示:

——“平安吹哨”是前置防线。建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的机制,通过网格员、热心村民等“吹哨人”提前发现矛盾隐患,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从源头遏制矛盾升级。

——协同联动是核心支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无缝衔接、分工协作,村“两委”熟悉村情民意、贴近群众,驻村工作队精通政策法规、善于协调,形成“1+1>2”的调解合力,提升矛盾化解效率与质量。

——“情法理”融合是关键方法。摒弃“判官式”调解,既用政策法规守住底线,又用邻里亲情拉近距离,更用实地核实、精准施策打消顾虑,让调解既有“法度”又有“温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长效治理是根本保障。将矛盾化解与源头预防相结合,通过定期回访、政策宣讲、隐患排查等举措,构建“化解-巩固-预防”的闭环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

如今,王家畈村的田间地头,程某兵与张某兰两家已恢复往日的和睦,置换后的土地上长势喜人。这起纠纷的化解,生动证明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基层组织与驻村工作队协同为民的具体实践。只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纠纷,就能筑牢乡村和谐稳定的根基,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效能。

通讯员:王旭 陈海鹏 陈诚

一审:刘锦芮

二审:段冕

三审:王进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19/202510/d93007d030b843030b89f280c7f6a530.jpg
{"appId":"wx131e5c4dff1d3ad4","nonceStr":"b1qmY4iQlKwSF2xU","timestamp":1761944836,"signature":"dd6432986e70b1713c520fffd8f024a392d18fb2","link":"http:\/\/m.ysxw.cn\/p\/83418.html","desc":"","title":"\u4e09\u5c3a\u5730\u7ea0\u7eb7\u878d\u5341\u5206\u60c5 \u201c\u5e73\u5b89\u5439\u54e8\u201d\u5de7\u89e3\u90bb\u91cc\u7ed3","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19\/202102\/b35488e5b18ca124f95bff22a549f85d.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