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英山(十二)】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创佳绩

04-19 16:44  

第四节  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创佳绩

——社会事业蓬勃兴起

教育事业发展  全面开展成人扫盲教育。1950年12月,组织农民开办冬学学习班,8000余人参加学习,1952年推广速成识字法,全县先后开办速成识字班627个,入学学员16630人,1955年由冬学班转为常年民校,全县民校896所,学员23656人,民师896人,1956年民校发展到1500所,学员42855人,民师1580人;1953年创办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初小开设3个班,高小1个班,1954年起开办初中班,1954至1956年共举办乡干干部职工脱产学习班3期,培训196人次。全县人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农民文盲率大幅下降,对接受文化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

大力发展幼儿及中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在恢复时期,公办教育发展缓慢,县政府鼓励农村群众办学,发展民办学校。1949年,全县公立小学7所,在校生1353人,教职工60人。1952年秋,政府接收部分民办小学,改为乡村公立小学,全县共有小学139所,在校生21037人,教职工887人。1956年,实行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相结合,巩固公立小学,发展民办小学,全县共有公、民办小学189所,在校生两万多人。

1949年3月,县民主政府接管县立初级中学,3个班,128名学生,16名教职工。1953年,农业局创办农业中学,开班5个,学生295人,教职工26人,开设语数和农业知识。1956年秋,石头咀、雷家店各建中学一所,县初级中学更名为英山县第一中学,石头咀为二中,雷家店为三中,三所初中共开班18个,在校学生983人,教职工58人。1952年秋,县中学开办一年制短师班,招收社会青年60人。当年,全县公办教职工875人。1952年,全县有托儿所112个,托管孩子6282名。1956年3月,创办县直幼儿园。

1956年,全县基础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文化综合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英山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形式单调,只有说鼓书、办庙会等几种简单形式。1950年,建立县人民教育馆,隶属县文教科领导,后改称人民文化馆,统揽文化工作。1951年,英山县召开首届文学艺术联合会;1953年,3个区镇建立文化站;1954年,县文化馆在长冲白石坳初级合作社办俱乐部试点,1956年以社为单位建立俱乐部,全县建立中心俱乐部三个,俱乐部下设业余剧团、农技夜校、开展幻灯宣传、读报、展览、写作、广播等活动,春节期间,全县建立500多个俱乐部。1953年6月15日,创办三日刊《英山简报》至1956年8月30日停刊,共发行258期,后改为双日刊《英山报》,全县通讯员发展到500余人。1956年建立县广播站,发展区乡村有线广播网。

卫生健康发展  建国前,英山卫生事业十分落后,人民健康水平极低。1949年,英山成立卫生所,1950年4月,成立英山县医药联合会,1951年卫生所改名卫生院,建病房4间,开设病床8张,工作人员15 人,设内科、外科、注射室、化验室。1952年,全县成立七个区卫生所,逐步推行新法接生;10月,机关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同年,在全县开展消灭五毒(苍蝇、老鼠、跳蚤、臭虫、蚊虫)运动,至1956年,流传千年的天花病,伤寒、麻疹、百日咳等病初步得到控制,疟疾、头癣、甲状腺肿大、丝虫病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消灭标准。用土芩膏治疗梅毒病患者852人。1954年6月1日,县卫生院对城区761名幼儿进行了健康体检,对59%的患病者和缺陷者进行免费诊治和矫正; 8月,县卫生科抽调21名中西医组成的“防汛救灾医疗队”赴广济灾区,历时83天,为灾民治病34641人次,荣获集体三等功。1950到1955年,县医院年平均门诊4.5万人次。1955年 “陈杏林春”商号并入县中药材公司。1956年成立中药材经理部,统一经营中西药、器械。至1956年,全县联合诊所增至49个,有医生129人,药剂44人,实现乡乡有诊所,各区有医院。全县人民的医疗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交通快速发展  建国后,英山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恢复罗田至英山公路。1952年,县政府土法上马,组织群众开挖全长为49.6公里的“女中公路”(红山女儿丘-中界岭)路基,1953年开始修筑英浠公路(县内计程27.86公里),1954年,县人民政府设立英山县人民政府交通科,主管公路养护、交通安全、水陆民间运输和装卸运输;修复全长35公里的英罗公路,1957年通车。1955年3万余人上马修通“女中公路”至石头咀路段;1956年12月,城关至草盘全长48公里的公路通车。1954年洪灾,修复桥涵24座,完成土石15万余方。1950年县建设科收购陈定山私营货运汽车一辆,该车为英山第一辆货运汽车,1952年交地方国营公司经营,1954年转交给供销合作社,至1956年,供销社共有汽车7台,驾驶员8人,年运货量6300吨。1956年省公路管理局在英山设立汽车站,开通罗田、浠水、兰溪114公里营运路线,县内开通东至草盘、西至石头咀86公里营运路线,客运量1.5万人次。1954年,建成城区电话网络,恢复县区以及重点乡镇的电话线路。1955年开通城关至彭畈、瓦前、鸡鸣河自行车邮路,1956年发展到东西河共三条自行车邮路,乡村步行邮路开通12条,邮路总长达到945公里,设立邮站46处。1953年,开通英山罗田直达双线电话电路一条,1957年,增加黄冈双线电话电路一条;1956年,县内46个乡镇电话网络形成,有话机89部,实现乡乡通电话。

其它事业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统收统支的供给财政,英山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上级下拨,县地方财政收入仅是税收附加分成和一些零星收入。1953年建立县一级财政,实行“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收入划分为县级固定收入、中央与县比例分成收入、县调剂收入。1956年起,英山财政预算编制形成制度,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上年收支基数,参照政策性增减因素,由财政局编成预算收支草案,经县政府领导审查,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1949—1956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情况

1950年,英山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专题讨论和作出了拥军优属工作决议,决定建立烈士纪念碑,依照政策给予军烈属优待,春节对其进行慰问。1952年,全县有烈属2400户,军属765户,工属434户,荣誉、退伍军人5人。县政府给全县烈、军、工属发光荣牌和光荣证。1953年,各区乡相继成立优抚委员会,县政府制定银行贷款优惠利息、子女入学享受助学金、治病减免医药费、优先安排复员专业军人就业、给予生活困难救济及相关政策。1956年10月成立追恤委员会,补发烈士证书。

1955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5万元以上,用于农村、城镇孤老残幼社会福利事业。1956年,县政府对孤老残幼实行“五保”,全县共有“五保”3796户,9641人,补助工分折款47924.39元。

1950年,全县实施《婚姻法》,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禁毒、禁赌、禁娼。

1956年5月,成立英山县科学技术协会。50年代,全县逐步引进推广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动力机、抽水机。

1952年,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组建银鹰教工篮球队。1953年,在单位和街道推广广播操;县男排代表队参加地区男排分区赛,获得赛区冠军。1954年在中小学推行第一套少儿广播体操。1956年4月,县体委举行全县首届职工运动大会,男女篮球队出席地区比赛。

“一五”期间,英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战灾害,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英山革命老区发展的新篇章,为推进全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相关阅读